公募基金降费大势所趋,须坚守两原则

聚富理财 146 0

薇:teng66585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个人以为,公募基金行业降费乃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也须坚守两大原则。

公募基金降费大势所趋,须坚守两原则


公募基金费率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管理费率更是如此。此前,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提取模式就广遭诟病。如果说公募产品为持有人带来收益,提取管理费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当公募产品出现巨亏时,仍然提取巨额的管理费无疑是值得商榷的。而从现实情形看,公募产品往往也有靠“天”吃饭的一面,而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点非常明显。如此格局,也导致基金持有人频频出现亏损,但基金管理费却照收不误。基于此,市场上呼吁改革基金管理费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不过从客观上讲,早前也不乏个别基金公司的个别产品在管理费提取上进行“创新”的。比如某基金产品规定,当基金净值连续3个月低于面值时,将暂停收取管理费6个月。虽然暂停收取管理费,但时间较为短暂,且之后仍然会按原来的费率收取。显然,短期内停止收费,并不具备多大的吸引力,但却是基金管理费提取出现松动的信号。

此后,基金产品出现多种多样的降费方式。有与业绩挂钩的,有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全面下调的,有收取浮动管理费的。而基金频频出现调降管理费的背后,不乏怀着不同的目的,比如有为了迷你产品保壳的,有为了做大产品规模的,有为了吸引市场眼球的。

事实上,在公募基金降费的背后,公募行业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来自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7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公募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下调费率创造了条件,也奠定了基础。

而且,公募行业降费,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行业“内卷”的结果。公募行业的一大短板是业务创新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一类型的产品,在基金市场上大量存在,哪只产品在降费上抢得先机,就有可能掌握主动权。毕竟,仅仅从费率上讲,费率低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一旦有某只产品开启费率下调模式,就有可能产生“联动”。而行业“内卷”的结果,必然是费率的走低。

其实,在此次证监会就基金费率作出安排前,公募行业已经掀起降费潮。比如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00只基金产品下调了费率,且少数产品下调幅度较大。比如泰信基金6月26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当日起下调泰信鑫利混合的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管理费率至每年0.4%,降幅“三分之二”,托管费率则“砍半”至每年0.1%。幅度之大,实属罕见。且其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早就降至此次证监会“指导线”以下。

在境外市场,基金产品不断降费不是什么新闻。个人以为,此次公募降费,或只是开端,今后再现降费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在此背景下,坚守两大原则非常重要。

其一,公募降费不能忽视市场稳定。公募产品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力量,也是市场重要的稳定力量。基金降费,要防止公募产品出现短视行为与操作散户化。比如当公募产品的费率与净值(业绩)挂钩时,频繁进行短线操作是有可能的。由于基金体量庞大,有可能引发个股波动,放大市场风险,影响市场稳定。

其二,公募降费在让利投资者的同时,也须兼顾基金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公募基金虽然有稳定市场的职责,但自身的生存与行业发展要求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任何只重视一方的利益,而忽视了另一方利益的举措,显然都是值得商榷的,这同样适用于基金降费行为。因此,对于基金降费,既要循序渐进,也须有个“度”的问题,不能没有下限。


标签: 基金 产品 市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