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成高危职业:200多银行人员被取消从业资格,重视三大看点

聚富理财 146 0

薇:teng66585

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关注到,今年以来众多银行从业人员被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约200名银行从业人员被监管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的处罚,被禁业的人员中既有银行行长等银行高管,也有银行的普通客户经理和信贷经理等。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有上百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如果大家不知道“终身禁业从业”是什么内涵?我们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如果被监管处以相关人员在银行职业道路上“完结”。

银行行长成高危职业,既是金融监督趋严的表现,同时也有三大看点值得重视。#实话实说#

第一大看点,银行行长由于权力集中从而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如何有效的对银行行长进行监督同时强化自我约束成为重点。

受终身禁业的涉事人员特别是各级行长大多已经违法犯罪被判刑,虽然违法犯罪的事实千差万别,但涉及到的大多数是贪污受贿、利用信贷权力谋取私利等,几乎没有例外。

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行长顾国明,你可能只注意到有32个女下属红颜知己,贪污受贿被判刑,但却没有关注到对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负直接管理责任,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超越权限开展经营性物业***业务、违规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信转授权至支行、违规向项目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最终被监管部门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处罚。

2019年有超过40名银行业高管落马。2023年当年金融系统内接受执纪审查的干部超过100名,其中接近七成此前在银行系统任职,信贷领域是银行行长们违法违规的重灾区,“靠金融吃金融”、以贷谋私等是银行行长高危最重要的领域。银行行长被调查人员中占比最高的是五大国有银行,被调查干部达到36名,超过了银行被查干部的一半;中国银行董事长被查等引发关注,而人们津津乐道把儿子的女朋友变成儿子的后妈等花边新闻时,实际上最应该关注的是涉嫌受贿、违法发放***罪等罪名。

三大政策性银行有13位干部落马,值得重视的是,某政策性银行出现集体干部塌方事件,截至目前已经出现总行董事长、监事长、三位总行副行长、至少有12位国开行分行曾任或时任行长、副行长等涉腐。有人开玩笑说,这家银行在里面照样可以开一家银行了。

而光大集团两任董事长先后被查,一个已经退休六年、一个退休一年,可见退休已经不再是银行行长的安全港,而对权力的滥用和收受好处仍然是高危的重点。

而一些小银行的支行长也成为违法重点关注人员,如曾担任兰州银行恒通支行行长的朱滨,涉嫌伪造兰州银行恒通支行公章为他人提供借款担保,多年前已被刑事羁押。

近日,监管通报农业银行合作市支行被罚款30万元,这张罚单竟然向我们揭示了多年前上亿元挪用公款大案。时任该支行广场分理处主任孙长青伙同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会计苏某某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性活动,致使相关机构遭受巨额损失,最终孙长青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0万元。时任该支行副行长杨永喜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时任该支行广场分理处主任孙长青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曾担任兰州银行副行长等职务的杨阳,利用分管信贷工作的便利,为他人公司办理银行***业务提供帮助受贿,最终共受贿2117.2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罚金100万元。

从整体上看,银行行长成为高危岗位,既有总行董事长、行长,又有分行的正副行长,还有支行长;既有三大政策性银行,也有六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更有地方银行等,说明监管的重点是所有的银行行长,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值得重视和警示。

行长成高危职业:200多银行人员被取消从业资格,重视三大看点


第二大看点,银行行长对银行所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负有领导责任,从而受到监管处罚。

很多人觉得银行行长属于时间自由、收入高、责任小、任务轻的岗位,起码比柜员好多了,但是现实中我们要关注的是,银行行长要对自己所属的机构发生违法犯罪活动承担责任。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监管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978家次,被被罚原因集中在违法违规发放***、贷前贷后管理不尽职、发生业内案件且形成信贷业务资金损失、内控及案防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处罚相关责任人员5512人次,除了行长等高管外,也有客户经理、信贷经理等,罚没合计63亿元。而一些银行行长则因为承担领导责任而受到处罚。

如丹东银行大连西岗支行行长张丽燕,因支行没有严格执行银行和监管的内控制度、***“三查”不到位,形成案件风险,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损失,因此,支行长张丽燕被责令改正并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

2023年11月7日监管通报时任新疆库尔勒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孔春华因对新疆库尔勒农村商业银行违规转让不良信贷资产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2024年1月23日,陕西某银行因拒不协助法院冻结、扣划存款被陕西省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开出百万罚单,银行负责人因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被法院依法拘留十五日罚款十万元。这种情况以前非常普遍,毕竟客户的存款如果被划走会对银行有非常大的意见,可能以后就不会在这家银行存款了,但如果你保住了企业的银行存款,企业的未来就会更信任你从而给你更多的存款。但这确实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2020年某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在未经其授权、未经任何司法机关合法调查程序的情况下,将某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提供给与其发生经济纠纷的某公司,侵犯了个人隐私。最终某信银行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涉事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2023年8月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名男子在辽宁阜新市某银行振兴支行办理业务时,遭到一名女性柜员的拒绝和指责。最后被银行认定为属于支行管理失职和个人违规违纪,最终除对涉事女性柜员处罚以外,对涉事支行行长被免去现职并接受进一步调查,涉事支行副行长、营业部经理、风险管理部经理等相关责任人被诫勉谈话,并扣除相应的绩效工资。

而在银行员工禁业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违法违规发放***造成损失、挪用客户资金、对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不追踪落实、未按规定办理柜面业务、贷前调查不尽职、私刻印章以本行名义与客户签订理财销售协议等都有可能将行长陷入困境,他们的行长可能因内控管理不到位、员工从事违法活动问题负有直接责任,而受到监管禁业等影响和处罚。

因此,管理好自己的银行机构、在自身严格遵纪守法约束的同时,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员工、规范化业务操作、加强平时的行为管理,对银行行长既是对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对员工的行为和前提负责,更是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生涯负责。

行长成高危职业:200多银行人员被取消从业资格,重视三大看点


第三大重点,银行行长越来越不好当了,有的当行长被否决,有的已经当了行长还被取消了资格

随着银行行长越来越难当、风险越来越大的同时,行长却越来越不好当了,越来越多的银行行长候选人被监管否决。众多银行的行长任职时被监管否决,从而很多银行人的行长梦破碎。

2020年两家银行总行长行长任职资格被否决的公告引人关注:一是内蒙古五原农商银行拟任行长辛明光,另一家是汉口银行拟任行长田志平。前者可能在以前的任职过程中有被取消任职资格和监管处罚;后者也可能与以前的任职经历有关。

2020年3月2日,陕西银保监局就经审查发现拟任人不符合履职回避规定及任职所需的独立性任职资格,否决了侯晓军任长安银行铜川分行行长资格。

2018年前9个月有20多位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被监管部门否决了,主要原因也是考试不合格。2020年截至4月20日有25位金融高管任职资格被否。其中,14位涉及考试“挂科”或能力不足,占比过半。

还有的银行行长候选人因工作经历单一、个人信用状况不好、以及家庭原因任职资格被否决。

2022年约有35名金融业拟任高管任职资格被否,2023年有23名拟任银行高管、董事被监管部门否决,涉及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其中农商行系统被否决人数最多达到9人,村镇银行系统次之达到7人。

众多的拟任银行行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当上银行行长,而有的银行老长上任了却被取消了。2024年开年伊始,两家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被撤销了,其中中信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行长助理程伟因不满足本科以上学历规定,被撤销任职资格;而九江银行合肥包河支行行长周青玲因实际金融从业年限不符合规定,在任职行长十年后被撤销任职资格。前者已经当了几个月银行分行的行长助理,后者已经当了十年的银行行长被撤销。

但这两个人不是个例,2022年以来已经有26位已任职银行的高管被撤销任职资格批复,这26位银行高管涉及到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和农信社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

可见,要当银行行长除了学历、经历、经验等必要的条件以外,个人品质、信用状况、以前任职情况、家庭情况等都可能让你当不了银行行长,即使当了银行行长也可能再一次被取消。

银行行长是银行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权力最集中的人员,遵纪守法非常重要,严于律己也非常重要,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控制好业务风险对银行行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当行长的时候总有人问:是发展重要还是控制风险重要?我只能说,对于银行行长来说,两者都重要。行长成高危职业说明银行反腐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行长更要约束好自己。你对银行行长成高危岗位怎么看?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