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家银行的绿色金融是中国“双碳”转型下的“标杆”?

聚富理财 300 0

薇:teng66585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与开拓者,近年来,工商银行已成为低碳转型时代中一股不容小觑的“绿色力量”。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沙尘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宣示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而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全国两会首次将“双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伴随减碳发展上升至***战略层面,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亦进入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阶段。

在实现“双碳”战略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金融机构应把服务“双碳”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推进,结合当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推动绿色金融应该从四个方面发力,分别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如是表述。

数据更能洞见真实。工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绿色***余额3.98万亿元,余额、增量均同业领先。

亮眼数据背后,是工商银行紧跟政策导向,敏锐把握绿色发展机遇的结果。

工商银行的“金名片”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工商银行的一张“金名片”。

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180亿元;净利润为3610亿元,同比增3.1%;不良***率1.38%,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拨备覆盖率209.47%;连续两年提升。

“一降一升”的背后体现了工商银行净利润“含金量”高。

工商银行在夯实资产质量“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大”的优势。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资产规模超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具体来看,2022年末,各项存款29.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7%;各项***23.21亿元,同比增长12.29%。其中,投向制造业***余额超3万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同业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涉农***余额突破3万亿元;绿色***余额近4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

除了在***上发力,工商银行还积极开展绿色债券发行、承销与投资,为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领域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2022年,工商银行全年境内主承销债券项目2716个,规模合计超2万亿元。其中主承销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各类ESG债券1457亿元,绿色债券承销更是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说这家银行的绿色金融是中国“双碳”转型下的“标杆”?


此外,工商银行在2022年成功发行100亿元***碳中和绿色金融债,为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也是境内首支引用了新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标》的绿色债券,并且通过香港、新加坡、伦敦、迪拜四家境外分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银行还身体力行,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全行运营低碳化。

工商银行通过自行研发投产了碳足迹管理数据统计系统,利用流程引擎、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信息数字化填报、标准化审批、自动化分解及汇总等功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数据质量,推动了碳排放数字化管理进程。

并在总行本部、北京分行、湖南分行等机构试点开展碳排放盘查的基础上,启动全行近5年碳排放“摸底数”工作,根据历史碳排放总量及结构,结合本行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自身运营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和节能减排路径,逐步推进自身运营碳中和工作。

2022年,工行首次将全行自身运营内容在ESG报告披露,进一步提升了双碳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

而长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耕也得到权威的认可。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工商银行在国际权威的ESG评级中被评为A级,这是中国银行业获得的最高评级。目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工商银行的品牌和比较优势。”

对于工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下一步,廖林表示:“我们将把绿色金融作为工商银行的品牌和比较优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将绿色金融放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把握和推动,坚定落实推进“双碳”战略部署,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未雨绸缪,铸造绿色诺亚方舟

30“碳达峰”、60“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从“可选项”到“必选项”,绿色金融进程正按下“快进键”。

根据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的测算,未来三十年内中国在《绿色产业目录》确定的211个领域内将产生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综合估算,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元到500万亿元***。

报告指出,以2021年末中国绿色信贷余额计,其在整体投资需求中规模占比不足10%。显然,与巨大的投资需求相比较而言,目前绿色信贷产品供给远未满足相关需求。

除了市场空间广阔外,绿色***的资产质量也较高。根据人民银行数据,近年绿色***不良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下,而根据中金的统计,2021年制造业***/开发贷/基建***/全部对公***平均不良率分别为3.4%/2.9%/1.3%/2.1%,绿色***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对公***。

超高的经济价值创造下,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加速ESG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居安思危,方能运筹帷幄,工行以前瞻的战略铸造了属于自己的绿色诺亚方舟。

为什么说这家银行的绿色金融是中国“双碳”转型下的“标杆”?


早在2007年,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倡导并践行“绿色信贷”理念;2013年,工商银行印发了《行业(绿色)信贷政策》,鼓励和引导对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支持;2015年,工商银行制定了行业首份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明确了绿色信贷发展目标、组织管理及绿色信贷体系建设等内容。2021年,工行发布的《2021-2023年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了未来三年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路径和工具。2022年,工商银行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正式发布绿色金融品牌“工银绿色银行+”,绿色金融品牌秉持多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更多助力、更多协作,实现“‘加’更多,‘家’更美”。

通过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工商银行已形成了以董事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统筹领导,各部门协同分工,分支机构积极创新,全员参与的绿色金融战略推进体系。

同时,工商银行还打造了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财务顾问、债券承销、项目***、租赁+保理、理财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全产品、全方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正是凭借顶层战略设计和细则不断推进,工商银行才能在绿色***规模、绿色债券发行量、绿色债券承销及投资额等各项指标中成为同业中***的绿色金融佼佼者。

绿创思路树立“绿色金融+共同富裕”标杆

脱离实体经济的宏大叙事是空谈,绿色金融的创新需在每一个产品和服务中得到具体呈现。

从2016年开始,工商银行就承销发行了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中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国际多边开发机构***绿色债券、境内首支绿色企业债券。

2017年9月,工商银行在卢森堡发行了首笔“一带一路”绿色债券,并在发行标准、发行金额、投资主题方面创下了多个市场“第一”。

2021年,工商银行主承销了全国首单绿色农业债券,还发行了全国商业银行首单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同年,工银瑞信推出了国内基金行业首只以ESG作为投资主题的ETF基金——工银瑞信中证180ESG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多个行业“第一”不仅体现了工商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决心,更突显了其金融创新的实力。但工商银行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创新,将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塑造成行业新标杆。

“工商银行还推动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处,我们围绕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等绿色发展权益开展金融创新,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通道,努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如是表述。

“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安吉正是廖林口中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的“标杆”。

安吉是中国著名的竹乡,有着丰富的竹编工艺传承积淀。通过扶持当地竹编企业,工行绿色金融为安吉传统的竹编行业注入了新的成长能量。

2021年底,在工商银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两山银行为依托,上线了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让安吉一百多万亩竹林的空气变成了源源不断的宝藏。

竹林碳汇是通过竹林种植、养护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污染企业通过购买碳汇指标,以实现碳中和,赢得减排缓冲期,竹农们则可以通过出售碳汇获得收入。

此外,在工商银行绿色金融的帮助下,安吉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集群,用绿色的力量赋能整片华东地区。

工商银行在安吉县的绿色金融成果,展示了工商银行如何用绿色金融服务助力浙江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从理念到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因百万亿级的投资空间被称为银行的“下一个十年”,广阔的信贷需求吸引了全球同业参与其中。

机遇与挑战并存,绿色金融的蓝海外表下,隐藏着商业银行的转型风险。

为了确保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工商银行加强了对高碳行业转型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带来的风险冲击。

从2015年开始,工商银行就开启了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压力测试研究,以确定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风险;2016年,工商银行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采用“财务传导模型”,开展了火电和水泥两个行业的环境因素压力测试;2017年,工商银行将压力测试拓展到了钢铁和电解铝行业,评估了环境税实施给企业财务成本带来的影响;2019年,工商银行就碳交易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开展了火电行业压力测试。

为什么说这家银行的绿色金融是中国“双碳”转型下的“标杆”?


通过对众多“三高”行业的环境风险测试工作,工商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从严制定环境准入标准,多措并举推行风险管控措施。

具体来看,一是全面实施投融资绿色分类管理,根据投融资“绿色”程度、环境和社会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政策管理;二是加强环境敏感行业及企业的融资风险管控;三是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嵌入尽职调查、审查审批、合同签署、资金拨付、贷投后管理的全流程各环节;四是在业内首创环境和社会风险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进行智能化管控。

此外,在国内同业中,工商银行率先发布ESG指数和“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为全球金融业量化环境风险提供方法。

国际合作方面,2017年,工商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倡议成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2018年,协助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伦敦金融城联合起草“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并成为首批签约机构。

正是得益于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持续深耕,其才能在2022年度AAA可持续金融奖项评选结果中荣获“最佳可持续金融银行”奖项。该奖项彰显了工商银行在可持续金融与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的成效与影响力。


标签: 绿色 工商银行 金融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